歐錦棠 拙於世故 精於藝術

大家認識的歐錦棠,是「公仔箱」中的消防員、武夫,又是侃侃而談的節目主持人,總予人健康、開朗、積極的印象。但跳出「公仔箱」、跟記者面對面交談的他,卻不苟言笑,述說他對藝術的執著、對世界的不滿、對人際關係的束手無策。他更曾因為無力處理好人際關係,患上抑鬱症。

文:王思慧 圖:包瑾健、受訪者提供

「我有抑鬱症」

「實不相瞞,我有抑鬱症。」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話,記者還來不及反應,歐錦棠便繼續以平淡的語氣說:「我相信抑鬱的原因是我的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好。我最弱是處理人際關係,對於人際關係,至今我是完全沒信心的,但偏偏我總是要被迫要面對,這只有令我更抑鬱。過去一兩年,我好辛苦。」他形容當時想起某些事情會手震,心跳規律亦不正常,「不是情緒低落那麽簡單」。

說一個在演藝界打滾15年的人,完全不懂得人情世故,實在較難相信;說穿了,其實並非「不能」,而是「不為」。例如,他會因為途人向他打招呼覺得不高興,認為是「尊嚴遭冒犯」。歐錦棠為藝術而堅守的原則,其他人未必認同,但他對藝術工作的認真態度,卻有目共睹。像今年初,他在舞台劇《畢加索遇上愛因斯坦》中飾演畢加索一角,他為此親身到巴黎參觀畢加索博物館,並到畢加索流連的酒吧,希望能「感受畢加索」。

尋找畢加索 促成攝影抒懷

然而,在這個旨在尋找畢加索的旅程中,歐錦棠坦言「完全感受不到畢加索」。那幾天,他獨自在巴黎默默地不停走路,腦海中只不由自主地湧現很多跟畢加索毫無關係的片段:「我想起很多小時候的生活片段;想起89年張國榮、張曼玉和鍾楚紅演的電視音樂劇《日落巴黎》,什麽都想,日日如是。那幾天覺得往事變得很實在,是很奇妙的感覺。」

尖沙嘴辦攝影展

結果,這個旅程未能讓他更了解畢加索,卻令他萌生了另一個創作意念——不愛說話的他,透過鏡頭表達他在巴黎的思緒,拍下一輯照片,回港後以「畢加索的旋轉蒙馬特」為題,在尖沙嘴舉辦攝影展。

喜愛藝術 無師自通

從電視劇到舞台劇、武術到攝影,歐錦棠以不同姿態參與,他對於不同形式的藝術往往無師自通:「我自小對文學藝術很敏感,小三便讀得明《水滸傳》、《三國》,對古文很敏感,又喜歡看粵劇。」雖然感興趣,但不喜歡課堂學習模式的他,卻沒有正式接受藝術訓練,「我喜歡自己看、自己學 、自己試,犯了錯便自己慢慢改善。」

「我自小對表演藝術很敏感,對不同形式的藝術都吸收得很快,是天生的。」歐錦棠因人際關係而失卻的自信,或多或少能透過藝術工作尋回吧?

不喜歡途人亂搭訕 堅持捍衛藝人尊嚴

「如果想活得開心、人際關係好,太簡單了,我知道應怎樣做,但我不想做。」歐錦棠是不肯妥協的,就是面對街上陌生人毫無惡意的一兩句招呼,他亦會因為覺得「藝人尊嚴」被侵犯而不悅。

藝人身份 屬貴屬賤?

很多人在街上踫到藝員明星,可能會上前打招呼,若遭冷淡對待,便會將「自以為是」等形容詞冠之。這些,歐錦棠固然明白,但他堅守這些「乞人憎的原則」,就是為了「捍衛藝人的尊嚴」:「自古至今,大眾對藝人的看法都很矛盾。一方面他們覺得藝人為他們帶來歡樂,重視他們的工作,像中國古代的優伶,甚至可左右皇帝的決定。但另一方面,他們又看不起藝人,認為表演工作是種可供狎玩的賤業。」

自認思想負面 抗拒無端熱情

「就是今天,所有依賴藝人生存的娛樂雜誌,有哪一期封面不是作踐藝人的? 」說他偏激,他也承認,他想事情往往從負面角度出發。「購物時有阿嬸對我說:『咦! 你真人比上鏡好看。』我會覺得她在調戲我,會不高興;街上有人拍我膊頭,跟我說話,問我何時有新劇呀、有沒有工開呀,我會覺得很難堪。我明明不認識你,為什麽你表現得那麽熱情,還要討論我的工作? 」

遇上這些情況,他心情好的話便一笑置之,心情差時「態度可以很惡劣」。「你在街上會不會隨便跟陌生人搭訕? 如果一般人不會這樣,為什麽我們一定要接受? 」歐錦棠的朋友和妻子,也一直勸他選擇聰明一點的做法去應付這些情況,但他還是慢條斯理地說:「我要捍衛藝人的尊嚴,這樣做難道沒道理嗎? 」

歐錦棠檔案

1981年 在政府舉辦的「清潔香港海報攝影比賽」中贏得公開組冠軍
1990年 畢業於第一屆亞洲電視訓練學院
2000年 自資開設全港首間李小龍展覽館「小龍舘」
2000年 創辦《新格鬥武術雜誌》
2003年 編寫及演出音樂劇《細鳳》
2003年 在《大刀王五》演出及擔任武術指導,凴該劇獲提名第11屆香港舞台劇最佳男配角

近年參與的舞台劇包括《劍雪浮生》及《承受清風》

曾導演的紀錄片及自主錄像:《1959某日某》、《理想》、《無常》及《李小龍之道》

-- 以上内容來自2005年8月3日 明報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