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生電影狂 歐錦棠

文:Winnie T. 圖:陳淑安

有個電影狂熱分子,從小學開始獨自走進戲院看電影;專誠去外地看香港沒上演的電影;別人看戯時傾電話,他會大動肝火,甚至出奇招對付不懂尊重的觀眾;認為投入電影,盡情地哭、盡情地笑是一種享受。他,便是今期帶大家「蒲」百老匯電影中心的歐錦棠。

歐錦棠的成長與電影密不可分。當歐媽媽懷着阿棠時,已經常去看大戲;孩童時代,爸爸便常帶他到戲院看外語片;小學時,阿棠已懂得用零用錢買戲票,獨自走進戲院看「怪獸片」。「電影應該是入戲院看的,大片更是非入戲院看不可!」歐錦棠常說,現在他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在百老匯電影中心看。

難忍騷擾 戲院裏發火

看電影的時候,很多時都有人傾電話、竊竊私語,雖然在電影中心出現的情況較少,亦不免遇到這種場面。大多數人會吞聲忍氣,但阿棠則認為不應該忍受。除破口大駡外,他亦會踢前面高聲說話者的椅背,也試過帶電筒入場,照着騷擾別人的觀眾,「那就如spot light一樣,人人都會望向他」。他說這方法很奏效,對方會乖乖收聲。不怕被人認出嗎?「這是對別人的尊重,我才不會因為自己是公眾人物而怕了他們呢!」

愛電影的他甚少看國際電影節,「因為要預定門票,如訂了票又無法抽空看的話,即使只是錯過一套,也會感到心痛,真的會流眼淚。」對於未能在港上演的電影,他更會毅然飛去外地觀看,「以前香港未有《哥斯拉》上演,朋友說本來打不死的哥斯拉會死,於是便飛去日本看《哥斯拉》的『終極一戰』。」雖然哥斯拉死了,還有另一隻生存,但阿棠說:「也要看看它是怎樣死的!」不可不提的當然還有:「去日本看李小龍的《死亡遊戲》,李小龍的片段,香港版本只有15分鐘,日本版卻有45分鐘,怎能不看?」

首次執導實驗電影

雖然他是小龍迷,但不會一味推介李小龍,而會因應感覺推介不同的電影,「令人振奮的可看李小龍的《龍爭虎鬥》、《Rocky 4》;《細說》流暢而舒服;看過《活着》,你會覺得人生就是這樣的;不開心時可看《Singing in the Rain》」。

他不斷重申,「睇戯是一種享受」,無論是笑是哭,都是一種藝術的感受,能為他帶來啟發及思考。

阿棠與電影中心,可說是「老朋友」,這兒還可讓他作出不同的嘗試:曾在大堂的電視上播出他執導的實驗電影,也與電影中心合作構思露天劇場、小型舞台劇等,「我們都相信電影是小眾玩意,但可以與大眾分享。」這是看電影的指定地點之餘,也是阿棠實現創意的好地方呢!

-- 以上内容來自 明報 聞人蒲點 --